
11月15日91快牛,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举行的第一场“城市体育性格”专题新闻发布会在穗举行。汕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、十五运会汕头赛区执委会副主任李钊在会上表示,汕头依托“冲浪胜地”的天然禀赋,以赛事为契机,推动体育与文旅、产业深度融合,为城市发展注入澎湃动能。

向海而生:天然浪涌塑造城市体育基因
作为一座向海而兴的城市,汕头拥有91.96公里的南澳岛海岸线与66处海湾,其中被誉为“东方夏威夷”的青澳湾,全年适宜冲浪天数超300天。
“冲浪是汕头与生俱来的体育性格。”李钊介绍,当前十五运会竞技体育冲浪比赛正在青澳湾举行,15支队伍56名运动员在这片天然赛场劈波斩浪。从群众体育女子篮球、竞技体育女子手球,到如今的冲浪赛事,十五运会三项赛事相继落地,正是汕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、传承“乘风破浪”精神的关键一环。
91快牛
汕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、十五运会汕头赛区执委会副主任李钊。 南方+ 梁钜聪 拍摄
冲浪运动在汕头的兴起并非偶然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汕头体育场馆群雏形初现,海洋运动基因随之觉醒。亚洲冲浪锦标赛、全国冲浪锦标赛等高水平赛事屡屡落户南澳,推动冲浪从专业赛场走向大众生活。
“海边长大的孩子,骨子里就适合冲浪!”李钊说,如今周末的濠江黄金海岸挤满体验冲浪的市民,校园冲浪社团成为青少年新宠,体育氛围日益浓厚。
潮头而立:“体育+”经济拓展发展新空间
赛事带来的不仅是短暂的热闹,更是产业升级的契机。今年以来,“冲浪+海岛”“冲浪+美食”等文旅套餐销售火热,体育消费从小众走向大众。李钊表示,汕头通过将自然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,展示了“敢向潮头立”的城市精神。
接下来,汕头将如何发展“冲浪+”经济,李钊指出,汕头将聚焦两大路径:
一是打造“蓝色体育”,以南澳县为核心建设水上运动基地和培训中心,推动冲浪、帆板等滨海体育旅游项目发展。目前南澳已凭借全国冲浪锦标赛入选“2023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”,2024年入岛人次突破1000万,旅游综合收入达40亿元。
二是发展“蓝色文旅”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体育设施建设与赛事运营,推出运动主题民宿、体育旅游消费优惠等,深化“体育+文化+旅游+商业”融合。
“浪起青澳,潮涌汕头。”李钊强调,汕头将紧抓十五运会机遇,加强海洋文化传承与产业生态培育,让更多“冲浪时刻”与“健儿故事”在这片海域上演,推动城市向“汕”而上、破浪前行。
采写:南方+记者 黄舒旻
摄影:南方+记者 梁钜聪91快牛
天天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