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舞狮少年勇夺全运会金牌!他们来自白云金沙
11月13日下午,佛山岭南明珠体育馆内鼓声雷动、喝彩连连。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展演舞龙舞狮项目南狮传统决赛在此收官,来自广州市白云区金沙街沙凤联社凤冈永胜体育会的唐子轩、陈浩南两名选手代表广东队出战,以一出《勇斗蜘蛛采仙草》技惊四座,最终摘得金牌,让百年醒狮文化在全国舞台上绽放光彩。他们以激昂的鼓点为引,通过醒狮的闪转腾挪、神态变幻,讲述了一段跨越山海、历经艰险终采仙草的传奇故事。最终,广东队凭借精湛的演绎摘得金牌,让醒狮文化在全国舞台上绽放光彩。

晟红网
“练到周身痛”
荣誉的背后,是两位少年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。唐子轩坦言:“训练过程中一开始是最辛苦的,每天都要进行体能训练,练到全身痛,坚持一两个月后才逐渐适应强度。”陈浩南则补充道,赛场上每一个动作都必须与鼓点严丝合缝:“要听好鼓点的每一个节奏,不能快也不能慢,必须完美配合。”在今年5月入选广东队后,他们每天从早上9点训练至晚上9点,除去午休,日均训练接近十小时,持续了半年。正是这份对醒狮文化的热爱与坚守,让他们在高手云集的全国赛场中脱颖而出。

南狮以其凶猛有神、步形步法独具神韵而著称。唐子轩说,演绎狮子的神态需要长时间的基本功积累,“从打镲开始,再学打锣打鼓,一步一步来”。而比赛中最难的部分晟红网,正是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。“打镲的人需要和打鼓的人不断磨合”,陈浩南强调。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,正是凤冈永胜体育会百年精神的延续。

狮魂百年传
凤冈永胜体育会坐落于广佛同城前沿的沙凤凤冈村,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。狮队历经浮沉,曾因时代变迁中断活动,1978年重新组建。队址几经迁移,从庙宇到祠堂,最终在爱国华侨的捐资支持下扎根康乐园。尽管武术套路已然失传,但醒狮文化的精神始终深植于沙凤村民心中。

在训练基地内,珍藏着一面上世纪八十年代纯手工金丝缝制的头牌,旗面绣有“凤冈永胜体育会”字样及关帝图像,象征着对忠义仁勇精神的崇敬。体育会教练梁剑龙感慨道:“头牌是狮队的灵魂,百年浮沉间,它见证了我们不曾间断的传承。”如今,这支狮队已发展成为拥有20名资深队员、20名核心队员及10余名小学徒的规模,并于2024年正式加入广东省龙狮运动协会。
为推动醒狮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,体育会积极开展公益培训,面向8至16岁青少年招收学员。梁剑龙说:“只要年轻人愿意学,我们肯定愿意教。这么好的绝活不能丢。”近年来,体育会不仅组织学员参加省、市、区各级比赛并屡获佳绩,还举办“巧手扎狮头,童心承非遗”等文化体验活动,让更多亲子家庭通过亲手制作狮头、观赏表演,感受醒狮文化的魅力。

从村里走出的唐子轩、陈浩南,如今已成为醒狮传承的中坚力量。周末闲暇时,他们主动带领村中年幼队员训练,将技艺与精神代代相传。唐子轩说:“我会继续坚持这份传统文化,用自己的方式让传统文化走向更高的舞台。”
百年狮队,少年凌云。在沙凤村的锣鼓声中,醒狮文化正以昂扬的姿态,舞向更广阔的天地。
撰文:李嘉益
摄影/剪辑:实习生 徐靖超晟红网
天天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